12個月份分別由12座城市對照12位作家領銜主演,
我出生的2月是倫敦的吳爾芙、3月是都柏林的喬伊斯、7月是上海的張愛玲、
8月的紐約是我心愛的卜洛克、11月的東京是很多人愛的村上春樹......
如此文學性又兼具實用性質的日誌讓我非常期待,
期待到當場倒抽了幾口氣,又鼻孔噴氣了好幾下,
一想到可以擁有一本有著卜洛克作品的筆記本,讓我興奮到很想去裸奔(?),
每個月份都有跨頁的作家玉照跟作品片段,同事當天報告時也朗誦了幾段文字,
本來要徵求自願者幫忙朗誦的,想當然爾在這種情況下絕對不會有人舉手,
同事就甘願又帶點哀怨的自己一路唸到七月,輪到卜洛克那個月份,
原本只聞其名、從未見其人的自製品線同事突然點名:
「小茵?小茵在哪裡?聽說小茵非常喜歡卜洛克,雪豔特別指定妳來讀這段。」
還沉浸在深愛這整個主題的喜悅裡,一回過神,麥克風就傳到我手上了,
事情發生的太過突然,我用帶著一點點顫抖的聲音唸完一小段馬修‧史卡德,
過於興奮的心情,跟今年會議給我的百般感觸,好像因此得到了宣洩的出口。